诗
中
国
文
化
词
颂
千
古
名
句
传
中
国
文
化
和独特的艺术魅力
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
源远流长
诗词是一种传统文学形式
在中国
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形式
感情或描绘景物
以抒发思想
是指运用语言艺术手法
诗词
不及汪伦送我情
桃花潭水深千尺
忽闻岸上踏歌声
李白乘舟将欲行
[唐] 李白
赠汪伦
译文
我正乘上小船,刚要解缆出发,忽听岸上传来,悠扬踏歌之声。看那桃花潭水,纵然深有千尺,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。
赏析
这是李白于泾县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。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,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,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、真诚的情感。后两句先用“深千尺”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,紧接“不及”两个字笔锋一转,用衬托的手法,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,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。
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
[ 宋 ] 李清照
应是绿肥红瘦
知否,知否
却道海棠依旧
试问卷帘人
浓睡不消残酒
昨夜雨疏风骤
译文
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,但是风却劲吹不停,酣睡一夜仍有余醉未消。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,外面的情况如何,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,知道吗?知道吗?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,红花调零了。
赏析
此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,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,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,对春天的热爱,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。全词篇幅虽短,但含蓄蕴藉,意味深长,以景衬情,委曲精工,轻灵新巧,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,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,跌宕起伏,极尽传神之妙,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。
END
图片|无版权 请替换
头部插画|主编编辑器原创(可商用)
图形、形状|主编编辑器原创(可商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