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暑
节气
长江无六月,大地绝纤埃
暑向风前退,秋从雨后来
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。斗指戊(西南方);太阳黄经达150°;于每年公历8月22-24日交节。处暑,即为“出暑”,是炎热离开的意思。
处暑到了
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(秋老虎)期内,"秋老虎”—般发生在公历8月~9月之间,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,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。
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,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,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,要注意预防“秋燥”。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,如吃鸭子、放河灯、开渔节、煎药茶、拜土地公等。
处暑到了
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(秋老虎)期内,"秋老虎”—般发生在公历8月~9月之间,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,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。
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,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,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,要注意预防“秋燥”。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,如吃鸭子、放河灯、开渔节、煎药茶、拜土地公等。
处暑习俗
祭祖迎秋
01
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。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中元的民俗活动,俗称“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节”。
吃鸭子
02
“七月半鸭,八月半芋”,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。正所谓“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”。
放河灯
03
河灯,—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。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,俗称“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节”,在水中放河灯,任其漂流,悼念逝者,祈保平安。
-END-
图片|无版权 请替换
头部插画|96原创(可商用)
图形、形状|96原创(可商用)
扫码关注我们
查看更多精彩内容